11月12日上午,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北京分论坛暨2017第二届北京城市设计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论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城市发展及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扎实推进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探索中国城市发展的特色之路,共同应对人类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数十位国内外城市设计领域著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城市设计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共同探讨未来城市发展大计。
此次高峰论坛是依托银河电子游戏1331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由中国工程院主办,银河电子游戏1331与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东南大学共同承办。银河电子游戏1331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崔愷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教授Michael Sorkin先生,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仲继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施卫良,住建部、北京市规委有关领导,银河电子游戏1331党委书记王建中、校长张爱林、副校长张大玉出席论坛,以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麻省理工学院、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挪威卑尔根建筑学院、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美国迈阿密大学建筑学院等院校有关专家、青年科研人员及银河电子游戏1331建筑学院师生代表共计400余人参加了论坛。开幕式由银河电子游戏1331党委书记王建中教授主持。
王建中在主持论坛开幕式时指出,建设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深入推进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任重道远、机遇难得、空间广阔。让我们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城市发展及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到城市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之中,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特色城市设计之路,打造中国城市设计的典范,为提高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仲继寿在致辞中提到,城市设计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城市转型发展的前沿热点领域,需要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探讨、实验和实践引发社会各界开展对城市设计专业发展的关注,并城市设计的教育的理念,城市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方面进行空间辨识和自我定位。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施卫良首先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对高峰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施院长介绍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基本情况和近几年的工作重点,他提到学会始终围绕城市规划学科的建设,并在推动城乡规划学科建设,促进学科繁荣、提升学科影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在引领行业健康发展,促进学科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表示在今后工作当中,学会也将服务高校、服务各个设计单位,服务咱们的广大会员,共同探索城乡规划领域的前沿和实践。
校长张爱林致欢迎辞。张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对中国工程院、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以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对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们表示欢迎。他讲到,本次论坛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行动,是我们践行美丽中国梦的实际举措。
张校长简要论述了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设计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发展的理解以及举办此次论坛的目的意义。他讲到,我国城市化必须进入从外延扩张到内涵提升的历史发展新阶段,要成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加大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示范力度。本次论坛目的就是要分析国际城市设计理论发展的新方向,探讨城市设计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方法,交流城市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方面的经验,对当下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突出的重大需求问题提出基于科学技术、研究的解决路径。
张校长介绍了银河电子游戏1331历史沿革和办学特色以及建筑学、城市设计等学科专业领域发展建设情况,重点介绍了获批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后的建设情况。他讲到,学校办学110年来的特色一是北京味十足,二是建筑味十足。学校依托高精尖创新中心这个重大平台,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雄安新区建设以及北京新机场和2022年冬奥会等重大项目建设。
张校长表示,本次论坛既是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也是直面重大需求问题,直面学术前沿的产出创新成果的重大机遇。希望与会专家学者敢于创新,大胆质疑,认真研究城市设计的新理念、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应用,共同分享城市新智慧。同时也希望各位专家对银河电子游戏1331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以及高精尖创新中心等发展建设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开幕式结束后,为期两天的国际学术高峰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在未来的两天将有先后有来自国内外的14位著名专家围绕“城市设计与城市设计教育发展前沿”作主题报告,期待本次论坛将有助于城市设计未来的发展,促进城市设计理论思考的活跃与深入。